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試讀:龍紋身的女孩

 

43 歲的《千禧年》雜誌發行人布隆維斯特,以揭發企業醜聞為職志,卻因為涉及一宗誹謗案,即將面臨牢獄之災與公司倒閉的窘境;24 歲的保全公司調查員莎蘭德,身材削瘦、身上的刺青處處、性情乖僻,卻擁有高超的電腦技能以及對事件的靈敏嗅覺;82 歲的瑞典產業鉅子范耶爾從四十多年開始,每年生日固定收到一幅匿名的裱框壓花,為了疼愛的姪孫女海莉,四十多年來一心一意想要找出謀殺海莉的真兇。三個看似完全沒有交集的人,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識,努力解開一宗多年的疑案。

故事的開頭,以極大的篇幅描寫每個人的背景,加上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我幾度差點看不下去,想要先將所有人的關係以及整個范耶爾家族族譜整理出來,然而,就在我耐著性子往下看的時候,突然一切都豁然開朗了起來,重要的角色一一浮現出來,名字偶爾出現一兩次的人物在出現的時候往前翻翻其實也還好,而除了抽絲剝繭的解謎過程之外,讓我欲罷不能的卻是作者史迪格‧拉森對於主角在職業背景上的設定,以及設定這些角色的職業背後所呈現出來的意義。

從作者曾經擔任新聞記者與雜誌主編的背景看來,將主角布隆維斯特設定為雜誌發行人、記者,似乎也很理所當然,然而,有趣的是,對於追求事情真相這件事而言,調查單位與媒體個別是從哪個角度切入?又是如何看待所謂的「真相」呢?這些意識型態的背後,代表什麼意義呢?而身為旁觀者 (讀者) 的我們,對於所呈現出來的新聞事件,又是如何看待「真相」、解讀「真相」呢?

每個人都是一種意識型態,而一個團體 (例如報社、雜誌社) 也會形成一種代表該團體的意識型態,當個人與團體的意識型態接近、甚至吻合時,就容易彼此認同,然而,在認同的前提下所看到的「真相」就是事實了嗎?還是只是經過裝扮之後的「真相」或是該團體想要讓個人認同的「真相」呢?相反地,當彼此的意識型態不同、甚至完全背道而馳的時候,團體所傳達出來的「真相」就毫無參考價值了嗎?對於旁觀者 (讀者) 而言,我們想要看到的是確確實實、赤裸裸的「真相」,還是符合自己期望的「真相」呢?

布隆維斯特和沙蘭德能夠從四十多年都無人能解的疑案中發現新的線索,進而找出真正的兇手,就是因為他們兩個人沒有任何預設立場,所以能夠單純地從事件本身切入,而不是照著亨利‧范耶爾提供的名單以及「好意」的註解中,企圖以消除法來找出兇手。而亨利,即使自認為再怎麼理智、再怎麼客觀,也不免參雜了個人情感的主觀想法,因此,再給他四十年也可能找不出兇手。

同時,從布隆維斯特和沙蘭德的個性以及外在所傳達的訊息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在解謎的過程中所採取的不同方法,布隆維斯特非常謹慎小心,或許也因為本身牽扯到一宗誹謗案而更顯得謹慎小心,正直的個性,讓布隆維斯特處處堅持著資料來源的正當性,而沙蘭德,則幾乎可以將事件與個人情感分開處理,即使不擇手段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性,也因此不會因為任何包袱而受到束縛,如同她在無法清楚證明自己愛男人之前,也不排除自己愛女人的可能性。在兩人合作解謎的過程中,剛好提供了彼此一個機會,能夠看到自己與對方的不同處進而調整自己,卻仍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龍紋身的女孩》不只是一本犯罪小說,還是一本能夠呈現社會真實現象、能夠洞察人心的小說!

8 則留言:

Yishu 提到...

還不敢看你的心得
簽到先(哭)

tooren123 提到...

寫的真好!
看完害我不知怎麼下筆了~~
嗚......

匿名 提到...

原本要查此書的資料...謝謝您的分享

越樂越精彩之 Liz's 簡單生活 提到...

to yishu
加油啦!我星期天也還有一本到期呢!

to 土人
誰叫你跑來偷看
快點寫出來 (鞭)

to michelle
歡迎常來 ^^

helenna 提到...

最後
布跟莎之間一段對於事實是否該揭發的爭議
真的很精采!!

小云 提到...

寫得真好!
還好我已經寫完了(被毆)XD

匿名 提到...

我跟helenna一樣
直覺那地下室所發生的一切不該公諸於世?!
作者的保留,讓我少了揭發惡棍的快感>"<

越樂越精彩之 Liz's 簡單生活 提到...

to helenna,
我比較好奇的是布跟莎的自我一致性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不認識事主
所做的決定和認識事主所做的決定會不會相同?

to 小云
謝謝!每個人的切入角度果然都不同,你寫的也很棒喔!

to sarana
如果你是布或莎,你會選擇公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