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一輩子的朋友 - 20 週年紀念

人生之中沒有幾個 20 年,但幸運的是,在我的生命中有幾個相交 20 年以上又談得來的朋友,其中,和 Annei 和 Yishu 的緣分,最為奇妙。

大一時,分屬三個不同科系的我們,被分配到了同一間寢室,原本這也不是太稀奇,稀奇的是,學校宿舍房間有限,新竹以北的學生基本上並不在住宿的優先考慮名單內,住台北的 Annie 和我,因為家離學校很遠,通勤太累,想要住宿,只能登記候補,幸運的是,開學一星期左右就候補到,搬進了宿舍,大約又一個星期之後,Annie 也候補到同一間寢室,而英文系的我,原本應該住在英文系大本營 - 女三舍,也因為候補的關係,進了女二舍。之後,連續四年我們三個都有通過寢室的大檢 (整潔檢查),所以沒被踢出去,就這樣,我們一同畢了業,還在畢業前幾週,一同揪出了同寢室偷錢的學妹,一同要求學校讓學妹退宿,而且在學妹畢業之前,都不得再住學校宿舍 (當時年輕的我們,單純的認為應該在不能確定學妹不再犯之前,至少將可能受害的人減至最低,現在想想,也許我們剝奪了學妹自新的機會)。

畢業之後,三人各自忙於自己的工作,聯絡變少了,但空閒之餘,我也不忘約約同在台北工作的 Annie 一起吃飯逛街聊是非,有時候也飛到南部和後來回家鄉工作的 Yishu 聚聚。偶爾好不容易三個人可以喬出共同時間碰面,聊到大學時代寢室的生活,還是會笑到肚子疼、直不起腰。就這樣過了幾年之後,某天在 Annie 妹妹家看 Annie 妹妹婚禮時拍的影片,突然在送客那一段看到熟悉的身影,兩相比對基本資料之後,才發現 Annie 姑丈是我爺爺的舊識,小時候過年過節常常看到他們。跟 Annie 爸媽聊起,又發現 Annie 媽媽竟然是我家親戚小時候的鄰居,甚至 Annie 還說他想起小時候看過我 (這一點我嚴重懷疑啦!雖然我們的確有去同一個地方,但我對於 Annie 口中描述的景象完全沒印象)。後來跟 Yishu 聊起我很小的時候住過高雄,也發現當年住的地方離他家不遠,這種緣分還真是奇妙!

三年前 Annie 結婚,我是她的伴娘,Yishu 夫婦也北上參加,從訂婚到結婚,我們一起陪 Annie 走過,將 Annie 的手交給她老公 (不不不,這是 Annie 老爸的工作,但精神上的確有這層意義),在 Annie 與她老公串謀之下,將捧花丟給了我,而我也在同年年底結婚 (這當然跟捧花無關,原本就有打算在隔年結婚,只不過因為搬到高雄,雙方父母希望我們先登記而已)。Annie 結婚後不久,我們興起了在高雄買房子,搬到高雄的念頭 (因為 SOHO 工作地點不受限,住的地方也不受限),但除了 Yishu 和土人的一個阿姨,我們在高雄就沒有熟人了,所以找來找去,竟然搬到 Yishu 家對面,與她當鄰居,彼此照應 (不過受 Yishu 夫婦照顧的比較多啦)。

兩年前 Annie 懷孕,顧不得當時已經大腹便便,偕老公與妹妹,一同參加我和土人在 2009 年年底補辦的婚禮,並在去年年初,生下了可愛的女兒,巧合的是,就在 Annie 預產期的前幾週,我發現我懷孕了,當我興奮地想要跟 Annie 說的那天清晨,Annie 生了,三個半月之後,結婚多年一直還沒消息的 Yishu 也懷孕了,於是我們三人分別在虎年的年頭、年中和年尾,生下了我們第一個小寶寶,並許下在我們三個認識的 20 週年,也就是今年,一起帶著我們的老公小孩,來個親子旅遊!

結果,提議的人是我,到現在八月中都還沒開始規劃,因為真正開始當媽媽之後,才知道要帶小小孩出去旅行,而且還不只有一個,是多麼大的挑戰!光是從南到北的車程,要小孩一直乖乖坐在汽車座椅上就很困難,不過,到年底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搞不好還是可以成行喔!也或者,從挑戰較小的國內旅遊開始好了!

也許下一個 20 年,辦親子旅遊就不會那麼困難了,但等到那時候,可能我們的兒子女兒還會帶上他們各自的男女朋友,更或者,那時候他們已經不願意跟我們同遊了!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母乳製造廠正式停工

IMG_2759 母乳製造廠自99年9月14日開工,至100年6月19日停工,其間279個日子,共生產221,495cc (不包含親餵和自己溢出來的部分) 的母乳,用過兩台自動吸乳器 (因為第一台漢堡機機體容易潮濕,電力就會變得斷斷續續,而且比較沒力,導致硬塊推不開),之前塞滿冰箱冷凍庫雙層和門上的母乳,現在只剩下一層,估計0.5個月到1個月之後,便會清空,到時小土人已經10.5~11個月,母乳製造廠的階段性任務也算完成了!(右側的相片是今年一月下旬拍的,當時還有一些冷凍食品沒拿出來,門上也還有空位,還不是全盛時期)

在製造母乳期間的心態非常有趣,甚至到了有點患得患失的地步,只需要幾滴就可以維持一天的出生第一天很快就過了,接下來就面臨了需求量越來越大的供不應求問題,吸不夠的小土人黃疸指數很快地就上升了,但我還沒拿捏到徒手擠奶的訣竅,護理站和嬰兒室的護士多半只是口頭上提醒我每次親餵完要把剩下的擠出來,乳腺才能暢通,產量也才會越來越多,但一開始並沒有漲痛的感覺,也就沒什麼危機意識,直到出院前一天小夜班的護士來巡房,發現我已經有些地方因為乳腺還沒暢通而結硬塊,便自告奮勇示範給我看,並徒手幫我擠了半個多小時,把一邊的硬塊全部推開,才讓我日後不至於得乳腺炎。

到月子中心之後,印象最深刻的是在9月19日凡那比颱風來襲的那天下午,土人回家檢查門窗、餵當時正在生病的O’ Ma吃藥,順便看看其他貓兒狗兒之後,發現仁武淹大水了,雖然我們家巷子沒淹水,但往月子中心的主要道路上淹水了,加上土人要出門前開始停電,車庫的電動鐵捲門拉不起來,本來想要跟對門的小毛借車,但路上大大小小坑洞太多,路況相當差,為了安全起見,土人就待在家裡了,而我擔心一個人照顧不來才出生不到十天的小土人,便把小土人送回嬰兒室,但因為母奶還不足的緣故,只能每兩個小時起來擠奶一次,擠完之後就趕緊送到嬰兒室給小土人,就這樣折騰了一夜,幾乎都沒有睡覺,就為了能讓小土人盡量還是喝純母奶。從此之後,便開始了白天每兩小時一次,半夜每三小時一次的擠奶生涯。

從月子中心回家之後,產量逐漸增加,但還是維持著兩、三小時擠一次奶的習慣,於是,我的手機裡訂滿了鬧鈴時間、筆記本裡面寫滿了每次擠奶的時間和產量,白天時,通常阿嬷或土人餵小土人喝奶時,我就在房間擠奶,而在半夜時,如果土人爬不起來,我就餵完小土人之後擠奶,沒多久之後,奶量越來越多,但我ㄋㄋ周圍的皮膚開始脫皮,沿著左手大拇指外側到手腕、前臂的那條筋開始痛,加上每天抱小土人,於是我得了狹窄性鞬鞘炎,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自此,我手腕無力、大拇指向外撐開會痛、沒辦法擰乾毛巾。因為母乳製造廠運作中,所以我堅持不吃藥,也不用任何可能會影響母乳製造和母乳品質的方式治療,去骨科診所做了幾次電療復健無效之後,醫生建議我打類固醇,如果類固醇還無效,就只能開刀切除腱鞘。雖說醫生一再保證類固醇劑量很少,沒什麼影響,但我還是怕怕,而開刀,那是要斷手筋嗎?切除腱鞘之後,以後不就手腕無力了?所以我決定轉投中醫懷抱,用針灸方式治療。針灸需要幾個療程才能治好?沒有醫生敢掛保證,只說最好的方式是吃藥加上完全的休息。吃藥,醫生是說藥物不會經由母奶影響小孩,但不保證不影響奶量。至於不抱小孩,怎麼可能?因此,我在小土人兩個月左右時,左手得媽媽手,四個月左右時,只靠兩個療程的針灸而痊癒,但左手痊癒的同時,右手得了媽媽手,一樣經過兩個療程,但右手至今太使力還是會痛。

一段時間之後,對於每兩、三個小時擠一次奶,而且半夜還得爬起來擠奶這件事感到非常疲憊加厭煩,但心裡另一個聲音又告訴我,至少撐到小土人六個月吧!六個月之後再來考慮要不要繼續餵母奶 (如果那時候還有的話),雖然是這麼打算著,心裡卻又隱隱約約覺得如果母乳製造廠能夠製造那麼多母乳,為何一定要限定六個月?跟土人討論之後,決定先不要想那麼遠,先把兩、三小時擠一次,改成三、四小時擠一次好了。這麼施行一段時間之後,母乳製造廠似乎沒有因此罷工,反而更加努力生產母乳,導致我的冰箱冷凍庫爆滿,每次關冷凍庫門的時候,都要用力推,打開時,常常都會掉落好幾個母乳保存袋,每次從台北回高雄時,帶回的母乳比帶去的母乳還多包,從此以後,我的冷凍庫只有小土人的食物,沒有我們的食物。於是,我們又傷腦筋了,眼看冷凍庫就要裝不下了,難道要再去買一個冰箱或買一個冷凍櫃嗎?這樣會不會太誇張了?以後母乳製造廠停工之後,多買的冰箱或冷凍櫃不就沒用了?這樣不是很浪費嗎?那邊可以租冷凍櫃嗎?要把多出來的母乳捐出去,給需要母乳的其他孩子嗎?母乳還能做其他再利用嗎?

認真說起來,我的奶量並不是真的那麼大,照小土人的體重來計算每天平均需要的奶量的話,應該只會多出一些,但實際上,小土人每天喝的量常常低於平均值,但他每天精力充沛、活蹦亂跳,所以我們後來也沒硬逼他每天一定要喝多少,但這也就是為什麼冷凍庫越來越滿的原因了,既然母乳這麼珍貴,我們又不想浪費,只好動動腦,看看怎麼發揮母乳的最大效益了。因此,我的母乳曾經給當時病重、食慾極差的 O’ Ma 喝過 (想說母乳分子比較小,比較好吸收,也許可以幫 O’ Ma 補充營養);曾經拿出去請人代做母乳皂 (不過用的是小土人沒喝完、剩下的母乳);曾經給當時剛出生、母乳還不夠喝的小小毛 (但被醫院護士看到後,生氣地制止);曾經認真去母乳協會網站爬過文,了解怎麼捐母乳 (後來覺得有點麻煩,就算了);曾經給附近撿到、尚未斷奶的小貓喝 (小貓喝了活蹦亂跳);現在則是將小土人喝剩的給阿咩當點心 (嘴饞的阿咩可愛了)。

五月下旬,產後第一次MC來了,奶量稍微減少,一開始有點失落,但後來發現其實沒有少多少 (我都有做記錄),而且每天的產量還是大於小土人每天喝的量 (平均一天多一包,約 300cc),所以心情又從失落變成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當時我已經從每兩三個小時擠一次、每三四個小時擠一次、…、一直進階到每天擠三次了,但我仍然覺得很累,因為開始吃副食品的小土人,每天喝奶的量越來越無法控制,長期冷凍庫塞滿母乳的結果,意味著我們沒辦法買任何冷凍食品或需要冷凍的食材,也因此吃便當吃到膩。每天擠三包、喝兩包、存一包,最終冷凍庫空出來的時間還是遙遙無期。於是,我算了算存量,如果現在 (五月) 開始退奶,小土人應該能喝到10個月左右,土人也覺得提供到10個月也差不多了,庫存喝完之後,就喝配方奶吧!

這麼決定之後,我就開始拉長每次擠奶的間隔,而且如果不覺得漲就不擠,忍受不了再擠,而且以擠到不漲為原則,而不清空,讓身體告訴大腦現在不需要那麼大的產量了,就可以自然退奶,但要注意不要有硬塊,以免乳腺發生阻塞。剛開始比較難忍受,忍受不了時,拼命擠又一堆,但慢慢的,間隔越拉越長,也越來越沒有漲痛的感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母乳製造廠就正式停工了,我的階段性任務也告一段落了!

現在,看著冰箱冷凍庫滿滿的母乳從兩層到一層,門上也空出了一半,心裡又開始有點失落了,等剩下的喝完之後,想要再製造也製造不出來了,但開心的是,皮膚上脫皮的部分已經慢慢好轉。

P.S. 小土人阿嬷說不要打退奶針,因為打了退奶針之後,下一胎母乳會變少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目前也不知道還要不要再生一個,不過先聽著好了),最佳退奶食材 (韭菜) 我又不愛吃,所以選擇採用自然退奶的方式。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Missing you

五個半月了,你在家中每個角落的身影,還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你不是我們的禁忌話題,我們卻很少談到你
深怕好不容易埋藏在心底的思念,傾洩而出
然而,在一個偶發事件下,你的名字自我口中吐出
自此,記憶如洪流般湧現,一發不可收拾
躺在床上,想起你總愛在睡前與我們耳鬢廝磨一番
然後窩在我們腳邊睡覺,直到早晨起床趕你出房門,才依依不捨離開
於是,睡眠不足多時的我,翻來覆去,只為在黑暗中尋找你的蹤跡

隔天傍晚,我們去了另一間你從沒去過的醫院,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我耐心地等待他從樓上的醫院下來,興奮地喚他過來看看這個像極你的身影
回家的途中,我忍不住問他,如果碰到與你相似度極高的貓,想不想帶牠回家?
他說,即使外型相似度百分百,但牠永遠不會是你了

現在,我一個人坐在書桌前,抬頭往你的方向看
今夜,只有你陪伴我挑燈夜戰了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四個月

小土人四個月了,回頭看看這四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渡過這段時間的。記得在小土人出生的第二天晚上,怎麼哄也哄不起來,只是不斷地哭,我抱著小土人在病房裡走來走去,口中哼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唱的歌,希望能把小土人哄睡,但小土人不領情,聲嘶力竭地哭,尿布換了、看起來也不像肚子餓,自認為能做的都做了,還是哭,之後護理站和嬰兒室的護士分別過來了一次,用包巾把小土人整個層層包住 (兩隻手放在身體兩旁一起包進去),據說這樣會讓寶寶覺得被媽媽緊緊抱住,比較有安全感,但護士才踏出病房之後不久,又開始哭,已經不記得哭了多久,印象中是哭到自己累了睡著吧!隔天早上我的主治醫師巡房時告訴我,出生第二天的寶寶最難帶,因為出生第一天還沒感覺自己已經脫離母親的身體出來了,而且第一天只要有幾滴的奶水,就可以渡過一天,而第二天開始,寶寶開始意識到環境不同了,比較沒有安全感,加上如果沒有喝到足夠的奶水 (可能因為奶水還不足或含乳狀況還不好之類),就更焦慮,因此早在十幾年前,就曾經有人寫了一本如何渡過出生的第二天之類的書 (不太確定正確的書名)。

之後,小土人便因為喝的奶水不夠,出現些微脫水性黃疸現象,雖然能夠出院,但指數在及格邊緣,必須觀察後續狀況 (喝純母奶的寶寶黃疸比較不容易退)。醫師建議早上拉開窗簾,讓陽光進來,可以讓黃疸退得比較快,但我出院移到樓上的月子中心後沒幾天,凡那比颱風侵襲台灣,高雄大淹水,雖然我家沒淹水,但附近淹水的結果,就是讓回家檢查門窗看貓狗的土人回不了月子中心,還在手忙腳亂的我,只好將小土人送回嬰兒室,也趁機好好休息一下。

然而,由於當時奶水還不夠、小土人喝的奶不夠多的緣故,黃疸不但沒退,反而更嚴重,終於在出生第九天,也就是去年中秋節後隔天早上,臨時決定去看門診,確認小土人黃疸指數需不需要照光治療。確定要照光之後,開開心心南下看小土人的外公外婆已經搭上了高鐵,來不及取消,只好跟我們在月子中心抱抱小土人,拍了張照片之後,便陪著我們送小土人去照光。因為原本要住的中重症病房沒有床位的緣故,竟然就被安排進了加護病房。在加護病房接受照光治療的初生兒都是指數在 24、25 以上,需要輸血或換血的黃疸患者,相較之下,我們家小土人是最為輕微的一個,兩大燈管的照射下,才一個下午,膚色就幾乎恢復正常,但必須等到隔天的驗尿結果出來,才知道能不能出院。

隔天上午探病時間,加護病房通知我們下午會有一個 26 週大的巴掌仙子要入住加護病房,所以要將小土人移回原本該住的中重症病房,而且尿液檢查發現,小土人感染了乙型鏈球菌,需要打抗生素治療。安置好之後,護士告訴我們主治醫師中午會去看小土人,並跟我們說明病情,誰知道一直等到約定的時間過了,護士都還沒通知我主治醫師到底來了沒?等我打電話去問時,才不疾不徐地說,醫師中午不會過去,可能要等到下午三點多,我很生氣地表示,既然下午三點多才會去,為什麼又要跟我們說中午會去?而且土人下午三點多的時候,正是當時每天要回家看看貓狗、帶 O’ Ma 去醫院打點滴的時候,況且又不確定醫師下午三點多到底會不會過去巡房,那我們到底要等多久?原本安排好的事情全部因此打亂了。最後只好讓土人先回家處理事情,我一個人去見醫師。

終於等到了護士的電話,通知我主治醫師到了,可以跟我說明病情了。醫師看到我,一開口就說:「聽說媽媽你很激動」,聽到這句話的我更火,移轉到中重症病房將近一天了,沒有通知我們就換了主治醫師,而且一直沒人來跟我們說明小土人的病情和療程,讓一心期待可以接小土人出院的我們不但撲了個空,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初我的主治醫師建議原本 33 還是 34 週要做的乙型鏈球菌檢查延到後面幾週再做,因為早做了如果發現是陰性,不代表之後變成陽性,誰知道後來胎位不正之後,因為要剖腹,就沒做這項檢查了。乙型鏈球菌主要是經由產道感染,照理來說,剖腹就沒這層顧慮了,為什麼現在又跟我們說小土人感染乙型鏈球菌?醫師的解釋是,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媽媽是乙型鏈球菌帶原者,另一種是,媽媽在生產前可能有小破水,因為量小沒發現,卻因此從胎盤進入而感染。但這兩種狀況我都不確定,因為我沒做乙型鏈球菌的檢查 (這又是另外一件氣憤的事情,稍後再說),而且印象中我在剖腹前,沒有陣痛,也沒有破水,但是否有小破水,頭胎沒經驗,無法確定。總而言之,一個療程就是一星期。

如果是這樣,我們當然配合治療,我們從來沒說不配合治療,只是一直沒人來跟我們說明病情,而且既然得繼續住院一星期,除了每天帶前一天擠出的奶水讓護士瓶餵之外,我就想要每天至少去親餵小土人兩次,免得含乳還不熟練的小土人,經過一星期的瓶餵之後,完全忘了該怎麼含乳。誰知道我這麼跟醫師表示之後,竟然跟我說,媽媽你這樣太辛苦了啦!就把奶帶過來,讓護士瓶餵就好啦!然後起身走出會客的小房間,向外面的護士大喊他跟我說明好了,跟我揮揮手就走了。我很納悶,當初選這間醫院,就是因為這間醫院是母嬰親善、鼓勵親餵母乳的醫院,住院的時候,因為初期奶水不夠,乳腺不通,小土人含乳狀況又不太理想,因此不論是哪個值班護士,只要來巡房,都會鼓勵我繼續堅持下去,而身為新生兒科主治醫師的那位陳醫師,竟然是這種回應?

由於小土人還得在醫院住一個星期,我一個人住在月子中心,頓時也失去了意義,加上這裡月子中心的月子餐爛的可以 (又油又鹹,而且色香味無一到位,很多媽媽都把月子餐給老公吃,自己又跟外面訂一份月子餐),所以決定提早離開月子中心回家休養,每天探病時間再來看小土人 (一天只能在固定時間看三次),就這樣好不容易熬了一星期,到了預定出院的前兩天,護士突然告訴我們,小土人的尿液檢查中疑似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反應,這是什麼東西?連聽都沒聽過?護士跟我解釋,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很多人體 (包括成人) 皮膚表層上都會存在,但如果器官中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依不同的器官,可能會有不同的狀況,但在腎臟中發現的病歷很少,懷疑可能是他們在收集尿液時,皮屑透過換尿布的動作掉到尿液中,因此尿液中有反應,但詳細情況要等第二次尿液檢查才能確定,但檢查報告可能要週末才出來,主治醫師通常週末不會來,所以小土人可能要過了週末才能出院了。又來了,這算什麼?強留病人不讓出院嗎?每次快要出院就告訴我們可能又有什麼狀況,既然都是用抗生素治療,為什麼不能合併?當然我們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不懂這些事情,但這樣的狀況實在讓我們忍無可忍,我跟土人商量之後決定,既然週末也只是等報告,即使週末報告出來,主治醫師不在,證實感染也不會立即開始治療,如果沒感染,就白白多住兩天,那我們乾脆先出院,回家等報告,如果報告出來證實有感染,再通知我們去掛門診好了,於是我們在取得住院醫師 (依然沒看到主治醫師) 同意的情況下,按照原本預定的時間,接小土人回家了。

-- 待續 --

P.S. 那位主治醫師,竟然在跟我說明病情後的隔天,我去親餵小土人的時候,隔著簾子大聲跟我說:「媽媽,我都跟你解釋過了,都清楚了吧?不會激動了吧?」,接著又在看到土人時,不知道是不是土人看起來比較可怕威嚴,所以「刻意主動」來跟土人又說明一次病情和療程,講話很像打官腔,很討人厭,後來小土人出院三天後的回診,繼續忍耐看了一次這位陳醫師之後,發現他在沒有徵求我們同意,也沒有告知我們的情況下,把我們之前預約的一個檢查,門診改成了他自己的門診 (原本不是他),醫師也需要業績嗎?需要這樣搶病人嗎?這個事件更確立了我們換醫師的想法,換了主治醫師之後,在醫師第一次門診的例行問診中,發現之前那位陳醫師,居然在小土人的病歷中寫小土人感染乙型鏈球菌,是因為媽媽 (我) 是乙型鏈球菌的帶原者。拜託,我完全沒有做過乙型鏈球菌的檢測,即使在發現小土人感染後也沒做,在他跟我說明小土人病情的時候,也只是說「可能是」,現在怎麼變成「是」了呢?這是編造病歷?還是偽造文書?

P.P.S. 在小土人住院期間,大部分的護士都非常好,但有一位小白護士,讓我啼笑皆非。話說某天晚上餵完小土人後,跟晚班護士約好第二天早上九點半到十點之間到醫院,在病房外等,等到小土人起來要喝奶,就打電話給我,讓我進去 (中重症病房跟加護病房一樣,有固定探訪時間的門禁管制),我隔天依約到達病房門外等待,卻遲遲沒接到護士的電話,等到探訪時間進去,一問之下,接班的小白護士說剛餵完小土人,我說我在外面一直等,為什麼沒有電話通知我?小白護士說,他以為我沒到,我說我沒接到他電話,他才說什麼他們不會打電話,要親餵的媽媽到了,要自己按對講機進去跟他們說。這什麼跟什麼?這跟前一天晚上值班護士的說法不一樣啊!難道他們交班的時候都沒說清楚?中重症病房的規格應該比一般病房的規格還高啊,出現兩種說法,代表管理真的很差!

 

===================我  是  分  隔  線===================

 

小土人已經將近九個半月了,下集還沒生出來,全都是因為狀況接踵而來,手忙腳亂之餘還得工作賺尿布錢,加上小土人黏得緊,根本沒有喘息的時間,只好把這些點點滴滴,都先存在記憶中,也許等哪天有空,再慢慢反芻,不過生了小土人之後,記憶力果真越來越差,搞不好等到有空寫的時候,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