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小嬸,是一個粗線條而且熱情的人,母親與小嬸交好,常說小嬸不太管小孩,堂弟從小懂事聽話,很照顧小兩歲的妹妹,年紀很小時就曾經自己單獨一人帶著妹妹去家附近的家庭診所看病,小嬸也很放心。
記得大一升大二那年暑假,小嬸有天特地拿了本書給我,請我看完之後幫她寫一篇報告,印象中是一本討論老二心理的書,排行老二的我看了非常有感覺,加上剛受了一年的西洋文學概念薰陶,洋洋灑灑地寫了好幾張稿紙。過了一陣子,小嬸買了一個皮包送我,才知道那是當時正在進修的小嬸的期末報告。
不記得過了多久,小嬸帶著一雙兒女移民澳洲,獨留當時還是公務員的小叔在台灣賺錢,然後就很少看到小嬸了,最後一次看到小嬸是在我的婚禮時,當時我還在家梳妝打扮,等著迎娶,小嬸特地到家中來看我,曾經是美姿美儀老師的小嬸,告訴我穿長禮服走路時,要像踢正步般,用腳尖把裙擺向外踢,才不會踩到裙角。
後來就聽說小嬸和小叔離異了,小嬸喜愛澳洲的環境,很少回台灣,偶爾聽母親和堂妹聊起,小嬸灑脫的個性依舊,也因此糖尿病一直沒有獲得很好的控制。已婚的堂妹有自己的家庭,也受不了母親小孩般任性的個性,沒有同住,但仍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這大概就是我最後得知的消息了。
這些往事讓我回想起童年跟爺爺奶奶同住,每到週日,父親的弟弟妹妹們就會全家一起到我們家相聚,陪爺爺奶奶打麻將,母親則是從早忙到晚,張羅著一大家子老老小小的兩餐。我們姊妹小時候不但沒有假日,還不得不出借我們寶貝的書,等到晚餐後大家都回家了,再到客廳的各個角落尋找沒有主動歸還的書,有時候還會在書頁中發現黏了鼻屎或飯粒,因此小時候很討厭這種每週一次的大拜拜,內心渴望著有個安安靜靜的平淡假日。
自從奶奶爺爺相繼過世之後,就很少出現這種大拜拜的場面了,隨著年紀增長,家中開始有長輩登出,兒時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了最難忘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