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麗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女兒、一份穩定的工作,看起來史丹應該會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誰知道癌細胞已經悄悄侵入了妻子卡門的身體,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史丹在不得不接受的情況之下,陪著卡門化療、試著跟卡門一起用更樂觀的心態面對癌症,同時也不斷狂歡、嗑藥、外遇,想要逃避卻又放不下卡門,史丹開始懷疑自己對卡門的不離不棄究竟是愛還是責任?而卡門,在飽受病痛的身心煎熬之外,又必須面對不忠的丈夫以及即將消逝的生命,然而,就在醫生也放棄卡門的時候,卡門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讓生命劃上美麗的句點......
從看到書名開始,就已經看到故事的結局了,也做好掉眼淚的心理準備了,但在閱讀的過程中,讓我訝異的是,作者並不是用歌頌這段偉大愛情的方式來描寫史丹從卡門病發,一直陪伴到卡門生命的結束,而是用一種更真實、也更直接的方式,將多數人在面對重大傷痛時所顯現出人性中的孤獨、恐懼、脆弱、自私、逃避心態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對於史丹的嗑藥、外遇等種種行為,我並不想用道德標準來批判他,畢竟,在面對至愛受到病痛折磨、不久於人世,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陪伴的過程中,完全做到不怨恨、不咒罵、不逃避,而總是用樂觀、正面的心情和態度去面對呢?如果在這本書中,描述的只是一個愛家、愛老婆、愛小孩、對患重病的老婆不離不棄、忠貞不二的男人,也許我會感嘆這樣的一個好男人終究擺脫不了命運的捉弄,然而,在內心不斷掙扎、在肉體和精神上不斷向外尋求慰藉的史丹,更為貼近人心,更讓人性脆弱的一面展露無遺。做為一個平凡人的我,在面對相同狀況時,我當然也希望能夠理智地拋開自己的恐懼,陪伴另一半堅強面對,卻也不見得能用更健康的態度來處理,又怎麼能苛責畢竟也不是聖人的史丹呢?如果我是卡門,不管我對另一半的劈腿有多麼惱怒,我也會真心希望在自己走到生命的盡頭之後,另一半能夠再找到彼此相愛的伴侶,而不是在悲痛中度過餘生。
即使一開始就預知故事的結局,對於被癌細胞宣告死刑的卡門,在經歷不接受、抵抗到接受的過程之後,選擇終結自己與家人朋友的痛苦的勇氣,讓我不得不佩服。面對死亡的未知,很少人能夠真正的放下,而能夠將自己的恐懼轉變成積極的態度,為家人和自己做好安排,並在自己覺得適當的時候自己喊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從卡門的選擇中,我看到即使卡門的死成為必然,但卡門終究沒有向死神屈服、消極地等死,而這樣的態度也感染了卡門周遭的家人朋友,以祝福替代悲傷、怨恨、不捨,因此為自己的生命創造了意義!
這是一個非常真實、一點也不矯情的故事,即使其中也有醜陋、不完美的一面,卻一點也不損及愛情的美麗......
記得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有吸吮大拇指的習慣,翻開相簿,幼稚園以前的相片幾乎都是把大拇指放在嘴裡的情況下拍攝的,爸媽都覺得一個女孩子一天到晚吸吮大拇指實在不太雅觀,而且我的大拇指總是被我吸得好像泡在水裡太久,變得白白腫腫皺皺的樣子,我卻改也改不掉,當時媽媽用了哪些方法逼迫我不吸吮大拇指已經不復記憶,但是對於最後怎麼戒掉這個習慣的印象卻非常深刻...
「我敢不敢撼動整個宇宙?」就是這句話,讓我滿懷期待的翻開《巧克力戰爭》,大口大口啃著這條苦澀而不容易下嚥的高純度黑巧克力。從一開頭的「他們宰了他」開始,就讓我不得不按耐住翻到最後看結局的好奇心,一頁接著一頁地往下看。
下著綿綿春雨的四月天,太刀洗、文原、白河、守屋四個高中生偶遇女孩瑪亞 ── 一個遠從南斯拉夫來到東京的異國訪客。在相處了幾個月後,瑪亞顯露出對小事物觀察入微的習慣,於是大家一同度過謎題處處的日常生活。直到有一天,瑪亞回國了,最大的解謎活動才要開始!原來是南斯拉夫內戰頻頻,四人都非常擔心瑪亞的安危,就決定要查出她的確切去處,但唯一的線索只有守屋留下的日記和餘韻繚繞的記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