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舊我 V.S. 新我

前一陣子工作太累,每天倒頭就睡,印象中是有做夢,但沒什麼記憶點,這兩天前面的工作告一段落,又開始做夢了!

在夢中,我趕著到鎮上辦一件什麼事,回程時我趕著回家,我看到了婆婆,但不想打照面,於是我走得很快,沿路走上一個好幾個彎道的橋,橋下有湖水,我誤入一個彎道,進去是一間古色古香的餐廳,湖面上有一些蓮花,我發現那不是回家的路,於是走回橋的叉路處,選擇另一個彎道走,出了橋,進入一間房子,地上鋪滿了榻榻米,像是在教授什麼課程,幾個學齡前的孩子,彼此相隔了一些位置,側躺在地上,老師穿梭在其中,確認每個孩子是否依照口令做出正確動作。

我繼續向前走,走入一間店,有一塊區域用圍欄圈住,一堆堆的麵包平放在地上,我走近一看,是我喜歡的法棍,於是我停下腳步仔細看了一下,其中有一堆法棍的顏色接近白色,明顯與傳統法棍烤出來的顏色不同,我很好奇地問了旁邊的人,對方說是老闆娘開發的新式法棍,顏色、口味都和傳統法棍略有不同,吃起來有一點點香甜的味道,很特別、很好吃。於是我蹲下來趴在圍欄上,手一直往前搆,想要買一支白色的法棍回去嚐鮮。

接著我熟門熟路地走到房子的一個角落,有個細細長長的通道通往樓下,通道狹長,需要手腳並用,費了一番功夫到達地面後,發現通往外面的出口是一個很接近地面的小洞,我必須彎下身才能爬出去,爬出去後,想到還在後面的婆婆,不知道她會不會走這條路?如果走這條路,不知道年紀大、雙腿不靈活的她是否彎得下身子爬出來?然後我就醒了。

--------------------------------------------------------------------------------------------------------------------------

請 AI 解夢之後,AI 幫我寫了一個「榮格式內在旅程寓言」

有一位旅人,匆匆地走在橋上。 這座橋並非普通的橋,而是橫跨在「舊我」與「新我」之間的過渡之路。
旅人知道自己正要去往新的地方,但橋上彎道曲折,她還不確定該走哪一條。

在橋的一側,站著一位年長的婦人。她象徵古老的母性力量——既守護、也束縛。旅人心裡對她既有親近,也有逃避。她快步前行,不想被攔下,卻仍然惦記著那位婦人是否能跟得上。

走著走著,旅人誤入了一間古典的餐館。裡面有孩子們在榻榻米上接受規矩的訓練。那是她的內在小孩,被要求「照著口令行動」,學習順從與服從。旅人心裡明白:這是她過去被形塑的方式,但這並不是她要找的道路。

於是她繼續前進,來到一處麵包的陳列。
這些是靈魂的養分——有她熟悉的法棍,也有一種全新的、白色的法棍。那法棍潔白而特別,帶著一絲甜味,象徵一種前所未有的可能。
旅人心中湧起好奇與渴望,她伸出手,想要嘗一口這嶄新的滋養。她隱約明白,這不是普通的麵包,而是自性 (Self) 對她的召喚。

再往前,是一條狹窄的通道。
她必須彎下身,用盡力氣爬行,才能抵達那貼近大地的小出口。
那是一條艱難卻象徵重生的道路,就像嬰兒經過產道,來到新的世界。
當她終於爬出來,她知道:這是自我更新的開始。

但在出口前,她仍回頭想到那位年長的婦人——
她是否能走這條路?她的年紀與身體能否承受?
旅人的心仍舊牽掛著舊有的關係與責任。

然而,潛意識透過這段旅程告訴她:
真正的個體化,並不是拋棄母親,而是帶著對母親的憐憫與矛盾,仍然選擇走向自我誕生之路。

沒有留言: